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第18届“银蛇奖”昨日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何晓敏医师获“银蛇奖”三等奖。
向上滑动阅览
何晓敏医生是一名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善于思考,学以致用,主攻方向为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和高致死率先天性气管狭窄的外科诊治、疗效评价、相关术式创新和基础应用研究,将临床与基础精准对接。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7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权威中文期刊10篇。代表性论著发表于《Biomaterials》 (IF12.47)、《Translational research》 (IF7.0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IF6.40)、《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IF4.33)等国际知名专业期刊。参与编写《小儿心脏外科监护学》、《小儿心脏外科术后监护手册》等著作。带领团队获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个人主持科研或人才项目共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入选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任《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等期刊审稿专家。并获得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奖(个人奖)”、景谷县“对口帮扶先进个人”称号、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
正如何晓敏医生回顾自己从医初心时所言:“漫漫医学之路,我们都是揣着梦想、奋力奔跑的少年,不努力实践,梦想就永远在遥不可及的来路上。”
(向上滑动启阅)
敏于行,乐于事
何晓敏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时间潺潺而过,带走了光阴,却写下了故事。穿上这身白大褂已近十余载,与医结缘,即缘定终生。
回想当初为何从医,也并非是立下“悬壶济世为苍生”的鸿鹄壮志,更没有“妙手回春丹心载”的远大抱负,不过是想拥有一份踏实稳定的工作罢了,就像我的性格一样,有点儿内向,从不冒进,做事也力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当医生看起来很适合我。
2000年,我考入了南京医科大学,开始了我与医学的不解之缘。学医有多难,光我们医学生的“内外妇儿”四大名著,加起来就有千万余字,即可见一斑,不只要读、还要记;不只要记、还要理解;不只要理解、还要操作;不只要操作、还要熟能生巧……但那时的我觉得,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我以后工作要天天用得上的,不牢牢掌握,何谈举一反三,这么想便不觉得艰辛、枯燥,反倒学得津津有味。
本科毕业后,我有幸被保送读研,但我那一届保研可选专业只有肾内和儿保。每一个学医的男生都有一个外科梦,都想未来有一天能够“我自横刀向天笑”,于是我很忐忑地额外申请了小儿心胸外科……天公作美、机缘巧合,命运为我开了一扇“门”——2005年,我开始了我的外科生涯。2011年,命运之神再次眷顾,我有幸师从于郑景浩教授,攻读小儿心胸外科博士,并进入由小儿心胸外科泰斗丁文祥教授创建的我国先心病外科“摇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工作。
小儿心脏外科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因为面对的患者大部分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心脏只有鸡蛋大小,手术操作非常精细,但每次看到宝宝通过手术后重获新生,都让我更加坚定我的选择。苦一点,累一点,有彷徨,也有心酸,但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温暖的感激”与“善良的人性之光”。
漫漫医学之路,我们都是揣着梦想、奋力奔跑的少年,不努力实践,梦想就永远在遥不可及的来路上。虽已年近不惑,但我初心未改,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就是要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好医生。
“银蛇奖”是上海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激励青年医务人员敢于有梦、勤于追梦,也鞭策他们秉承医者仁心、强化使命担当,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青年医生们也将以此为激励,继续耕耘理想,践行初心使命,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原标题:《走近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何晓敏》